□記者 張昱欣
  晨報訊 居民區治理的重點,一方面要落實居民的民主權力,一方面要加強居民的協商議事,在這方面,靜安區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在昨天召開的靜安區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工作會議上,靜安區民政局負責人表示,明年靜安區將在全市率先探索社區發展基金,充分發揮好居委會主導、居民主體、社會組織參與等各方面作用,實現居民區公益效率最大化和居民區和諧共治。
  為加強上海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市委將“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列為今年一號課題,為主動對接市委要求,推進相關意見的貫徹落實,靜安區起草了《關於進一步創新社會治理加強基層建設的實施方案》。實施方案提出了35條措施,涵蓋完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提高基層社會治理能力、加強基層社會治理的保障措施出發全面落實實施方案,重點做好深化街道體制改革、完善居民區治理體制、深化網格化管理、激發基層工作活力、增強社區共治能力等15個方面工作。
  記者註意到,創新居民區治理,推進基層群眾自治是“靜安35條”的亮點之一。靜安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居民區治理的重點,一方面要落實居民的民主權力,一方面要加強居民的協商議事。比如,當前舊式小區安裝電梯成為居民群眾強烈的呼聲,但這些問題遲遲得不到推進,原因在於大家就電梯成本分攤、後期保養等問題很難形成一致意見。靜安區目前有兩個成功的例子,美麗園居民區發揮了社區共建聯合會的作用完成了老公房加裝電梯工程,三和花園居民區安裝了全市首台“座椅式電梯”,兩者都是通過民主議事協商的過程制定居民公約,建立起了前期建設、後期管理、持續維護等多項制度,最終促成了電梯問題的有效解決,併在全市產生了較大的影響。
  在多元主體參與方式上,靜安區也將進行兩方面探索,一是探索政府與社區對接。圍繞居民區社會性、群眾性、公益性事務,繼續推行“約請制度”,通過約請相關職能部門現場辦公,構建“發現—響應”的直通快辦機制,促進居民身邊“急難愁”問題的有效解決,進一步探索創新“政社對接、共管互動”的自治形式和途徑。二是探索社會與社區對接。據透露,明年靜安區將在全市率先探索社區發展基金。作為一個新生事物,社區發展基金將整合社區資源,促進社區公益事業發展。但其意義遠不止於此,而是體現在通過明確基金設立宗旨、服務範圍、管理方式等,充分發揮好居委會主導、居民主體、社會組織參與等各方面作用,實現居民區公益效率最大化和居民區和諧共治。  (原標題:靜安區率先探索社區發展基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h42mhujr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