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北京遇上西雅圖》的您肯定記得:女主角文佳佳為了讓孩子得到美國身份毅然孤身一人踏上飛往美國的航班;而男主角Frank為了照顧在國外留學的女兒也放棄國內名醫的光環前往美國當起了一名司機,然而,這樣的電影情節,每天都在上演,為了子女的未來移民已經成為國內的一種趨勢。據新財富調查,中國人移民的首要原因是子女教育,認可者達76.7%,他們希望通過投資移民為子女教育創建平臺,為子女海外學習生活做好鋪墊。
  國外的教育真的比中國好嗎­單從國際性的競賽成績來看,中國的基礎教育質量在總體上比國外好,但錢學森先生曾經卻提出了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便有了“國內教育贏在起點,國外教育贏在終點”的說法。那麼以美國為例,看看到底是什麼因素促使國外教育備受熱捧­
  把學生看作資產而非產品或顧客
  美國教育基本理念就是讓每個才能卓越的孩子都有機會接受一流的教育,絕不能讓經濟條件阻擋孩子求學的路,讓低收入家庭的優秀孩子同樣有機會上精英私立學校。通過課程來看,美國的教育看似不重結果,不求短期速成,但卻後勁十足,無論私立還是公立學校推行的教育,都把學生當作一種可以增值的資產。學生的人生成功是其教育的目標,學校關心的是學生的整體素質,考量的是學生的學業水平、課外活動、為人處世、社會參與等關係到學生一生成功與否的諸方面因素。
  滿足個性化選擇的精英教育
  都說美國的私立學校比公立學校好,私立學校因為是自負盈虧,因此,規模上要小得多。學校規模小,是為了提供更加優質的教育,讓每個學生享用更多的教育資源。區別於公立學校,私立學校就勢必要在軟硬件上強調質量。首先,私校不論規模大小,師生比例從不會超過1:10。一個小規模的四年制私立中學一般只有200到400名學生,而全校有教學任務的老師,最少也得有40到60名。最大的私立中學,學生也不超1500人,而至少有200到250個老師“伺候”。
  培養“T”型人才而非“孤獨的專業主義者”
  美國知名大學十分看重學生的課外活動。如果一個學生某項成績中等,但課外活動十分出色,知名大學也會搶。知名大學,如哈佛極看重一個學生的領導能力,出色的個性以及特殊的才能。美國大學的價值取向直接影響其高中教育。美國私立寄宿高中的學分課程設置主要分為:必修、選修、榮譽/高級課程。一些知名中學在整個高中階段開設課程多達300餘門。除了每個學校規定的必修課外,選修課程的設置可以看出這個學校教育的多樣性。如有些學校在高中階段開設建築、寫作、藝術欣賞等諸多選修課程。
  飛洋移民專家認為,教育移民其實是投資移民的一種具體細分,是以子女教育為目的,依托投資移民渠道實現家庭或子女移民,從而幫助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的一種移民方式,這種以子女教育結合投資移民的雙贏模式將帶領國內的中產階級實現第四移民潮核心目標。
  來源:鳳凰出國【打印】【頂部】【關閉】
     (原標題:第四次移民潮一切都只是為了孩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h42mhujr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